冬-統計幫不上的忙2  

版權以斯帖統計顧問公司/繪圖林子傑

 

幾年前從公家機關接手一份雜亂無章的資料,是一群工人們自填的問卷資料,這些工人是在約莫二十年前一場工安事件的主角,事件至今尚未落幕。


在民國六、七零年台灣經濟正起飛的年代,美國某知名家電大廠在桃園設廠時,將含致癌物質的廢料長期挖井傾倒,導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,據聞有一千多名員工陸續罹患各種癌症,桃園縣有一個村也因「寡婦村」而名聲不脛而走,因村子裡很多男人死於癌症,他們曾是該廠員工。

為了幫助這些無權無勢的自救員工,有八十位律師義務組成律師團,官方(勞委會及環保署)被迫進行各項調查及環境檢測,行政院組成專案小組,但廠商悄悄將資本移轉國外,並且將廠房轉賣,後來官方報告顯示該廠前員工的癌症與廠中的廢料無關。在此同時,二百多名罹癌員工已撒手人寰,留下破碎的家庭,以及永遠無法復育的台灣土地。

看著電腦上龐雜的工人資料時,淚水不禁模糊了視線,生命的價值不應囿於事件受害者的弱勢地位,而決定政策介入的意願,即便財團才是真正的事件元兇,與規避責任者。於是我開始蒐集相關文獻,瞭解電子產業的作業流程,以及可能的暴露物質。

國中時期,我總是低頭經過那間工廠,偶爾會不經意地抬頭望向大門的深處。在網路上看著斑駁破舊的廠區照片時,耳邊彷彿依稀傳來女工們上下班時寒暄嘻笑的聲音,那是我曾經聽過的聲音。坐在電腦桌前,我的思緒在回憶與現實間穿梭,看著一則又一則自救會的悼念文,自己好像穿越了時空,再次站在廠房前。而那機械聲與人聲交雜的生產線旁,努力求生存的,不過是離鄉背景的年輕女孩與男孩們,還有硬撐著疲憊身軀為孩子們掙點生活所需的為人父母。

就在我每天來來去去地經過廠房大門時,工人們是否已在不知覺中暴露了致癌的廢料,是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專家們想知道的,也是當時面對龐雜資料的我必須去面對的,我的心感到戒慎恐懼。最後報告出爐了,國內權威的統計專家確認無統計上的缺失,但報告結果成了不可公開的文件。接到告知後,心往下一沉,久久無法自己,知道再多的努力,他們的暗夜哭泣,我仍愛莫能助。

當然,無可誨言地,有時,單靠一篇研究報告要對政策產生莫大影響力是有困難的,即便統計上沒有缺失,嚴謹的學者仍要諄諄告誡研究方法學上的各種可能偏差,包括選樣偏差(selection bias)、訊息偏差(information bias),以及來自干擾因子所產生的偏差(confounding bias)等。事件發生時間久遠,回憶偏差(recall bias)是在所難免的;有沒有發生誤歸類(misclassification),將有暴露於致癌廢料者歸類為非暴露者,或反之,造成風險低估或高估,都是訊息偏差的重要來源。此外,問卷的設計與訪員的面訪訓練是否恰當,資料輸入的過程是否有誤,以上種種都會影響分析結果。

姑且不管政府的畏縮塞責,在捍衛公共事件受害者的權益時,研究者的學術中立與社會良知,嚴謹與謙卑的分析調查態度,是他們黑暗中的一線光明,縱使財團勢力難以撼動,政府公權力難以啟動,受害者還是能感受來自學術界的一點溫情。

 


[1] 選樣偏差(selection bias):研究分組過程中,受到暴露因素的影響,對研究對象的選擇產生偏差,而傾向選擇某特定人群,導致危及研究的效度。


[
2] 訊息偏差(information bias):在收集資料過程中,對暴露或疾病相關資訊的先入為主,造成組別歸類錯誤,或因資料收集方式的不當或限制,導致所收集的資訊不正確則稱之。包括回憶偏差(recall bias)與錯誤歸類偏差(misclassification bias)

[
3] 干擾因子所產生的偏差(confounding bias):任何暴露原以外的致病因子,若不均勻的分佈在暴露組與非暴露組時,會造成扭曲暴露與疾病的相關性,使風險推估失效,此種現象稱之為干擾 (confounding),例如暴露組抽菸、喝酒的比例較高,年齡較大,較不常運動等。


arrow
arrow

    est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